足球直播_足球免费在线高清直播_足球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24直播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亚洲杯 > 正文

亚洲杯

大众与斯柯达,一段成功联盟的佳话-今日头条

admin2024-04-27亚洲杯50

大众与斯柯达,一段成功联盟的佳话-今日头条

  1991年大众集团收购汽车制造商斯柯达公司的故事是一个伟大品牌战略的教科书式的例子。同时,它还展示了一个聪明的东西方合并应该如何实现:尊重企业传统,并承认当时捷克共和国的财政状况困难。

  不熟悉四轮世界来龙去脉的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斯柯达与奔驰、标致一样,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斯柯达起源于捷克的姆拉达-波列斯拉夫市,瓦茨拉夫-劳林和瓦茨拉夫-克莱门特于1895年在那里建立了一家自行车厂。10年后,他们开始生产一种革命性的交通工具:汽车。

  1925年,公司被Skoda Pilsen收购,Skoda Pilsen是一家庞大的工程和制造公司,其产品包括武器、军需品、机车、船舶和机械零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卫星国。汽车制造商斯柯达被纳入完全的国家所有制,并被赋予为人民生产廉价汽车的任务。

  在冷战时期,该公司在困难的环境下运营:生产率很低,国家投资也很低,无法与西欧汽车制造商竞争。尽管如此,斯柯达生产的汽车技术质量相对较高,当然与拉达、特拉班特和瓦特堡等其他东欧汽车制造商相比,也是如此。虽然为国家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但斯柯达却无法跟上来自西方的竞争,因为西方市场的严格要求确保了创新和效率的不断提升。东欧汽车,以其脆弱的、经常出现问题的部件、不时尚的形象以及后部的发动机和推进系统,在西方成为了一个笑话。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缺乏新的国家投资,管理方式过时,加上25年的发动机不再符合新的欧洲排放要求,使斯柯达濒临破产。1989年苏维埃的历史性崩溃可以说是斯柯达的救赎。新政府首先做出的决定之一就是逐步将汽车制造商私有化。西方著名汽车制造商对接管这家陷入困境的捷克公司表现出了惊人的兴趣,宝马、通用、雷诺、沃尔沃、大众、福特、菲亚特只是其中几家出面的大公司。这种兴趣主要在于西方汽车制造商认为这是一个以斯柯达为桥头堡向东欧拓展市场的机会。但这也表明,斯柯达被公认为是一家比较成功的公司,在汽车制造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是一家有潜力的汽车制造商。

  大众公司是最能在其报价中体现斯柯达潜力的候选人,同时也尊重捷克共和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因此赢得了投标。斯柯达将作为一个品牌继续存在,该公司作为大众集团的正式成员注册成立,大众集团还包括奥迪和西亚特,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和销售、采购部门。

  大众收购了31%的股份,捷克国家保留69%的股份。大众最终要收购全部股份,捷克政府继续在斯柯达董事会中有代表。然而,也正是因为大众对新斯柯达的巨大野心计划,让政府的选择变得简单。除了支付合理的股份价格(6.2亿马克购买31%的股份),大众还承诺投资几十亿马克用于斯柯达的现代化和发展:这是有史以来西欧对东欧公司最大的投资。同时,大众宣布打算将年产量翻番,达到35万辆。

  外界对此有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1991年,斯柯达只有一款车型具有真正的销售潜力,即Favorit。在东欧以外,斯柯达的形象很不好。该公司每年生产15万辆汽车,其中只有3万辆出口。但大众看重的不是这些。

  捷克人要求必须维护斯柯达品牌,这完全符合大众的战略,使其能够在西欧以外地区销售更便宜的汽车,而不至于因为斯柯达最初还很邋遢的形象而损害其他品牌的形象。大众对生产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捷克供应商的潜力都表示认可。捷克工会支持政府的选择,部分得益于德国人采取的社会立场,他们保护现有工作岗位的努力也受到了欢迎。大众公司甚至承诺增加就业岗位。

  大众公司早就知道,一个强大的品牌与质量、与成为同级车中的佼佼者息息相关。斯柯达需要转变为一个以质量和客户为导向的学习型组织,生产代表性价比的汽车。质量成为斯柯达的新口号。

  显然,从物质的角度来看,大众在弗拉奇拉比和姆拉达-博列斯拉夫两市的新生产线上投资了数亿美金,用于研发、技术、营销和管理。但质量思维也必须被全体员工所接受。从接管的那一天起,知识交流和生产高质量产品的目标就被列为最优先的事项,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所有斯柯达员工都接受了有关德国开发和生产标准的培训课程。大众公司的员工被派往捷克共和国分享他们的知识。捷克员工被鼓励到德国大众总部学习三周。斯柯达的交流语言是捷克语和德语。任何同时能够掌握英语的人,都有更大的晋升机会。

  质量要求并没有止于斯柯达工厂的大门。根据大众与政府之间的合同,捷克的供应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他们被鼓励通过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来提高质量。因此,在10年内,A级供应商的数量从39%上升到61%。从长远来看,对质量的投资还对更广泛的地方经济产生了积极的附带效应,这得益于德国质量标准的引入。

  1994年10月,第一款由大众公司赞助生产的斯柯达新车型在全球亮相。Felicia受到了媒体的欢迎,一年后,该车的销量超过了13万辆。它是一系列不同价位的新车型的开始。大众集团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引入平台战略,使旗下的品牌--大众、奥迪、西亚特和斯柯达--可以互相使用对方的零部件。这尤其给斯柯达带来了动力,斯柯达因此获得了从大众和奥迪获得优质零部件的保证。

  1996年,斯柯达推出了第一款中级车车型Octavia。这款基于大众高尔夫底盘打造的C级车为斯柯达带来了最终的国际突破。得益于大众的平台战略,斯柯达能够提供不同类型的发动机,从而大大扩展了产品范围。四大供应商被允许在斯柯达的生产基地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并配备自己的员工,这是全球汽车行业的一个创举。

  1991年,斯柯达在30个国家销售汽车,2013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100多个国家。斯柯达在产车型超过10款,是少数有能力在4周内向经销商交付 "客户制造 "汽车的厂家之一。

  2015年,斯柯达全球产量达到100万辆。斯柯达汽车集团在捷克和印度开发汽车,并在中国、俄罗斯、斯洛伐克、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生产。它在全球拥有28000名员工。

  斯柯达的管理人员现在在大众内部担任高级管理职务,几乎所有关键岗位的员工都懂英语。与大众合并后,斯柯达的出发点是以合理的价格提供一流的品质。如今,斯柯达的口号是 "Simply clever"。从20多年来在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所取得的成就来看,这句话概括得很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