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场比赛也从以往的“悬念不大”“比分悬殊”
3月26日下午,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总决赛雨中开赛。比赛将持续至4月25日,来自各区的348支参赛队、约4000名小学生将在市足协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展开角逐。
“这次的市级总决赛,其实是去年比赛的‘再度启航’。”武汉市武汉足协青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1月,2020年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市级总决赛举行了中学组的比赛,武汉第一初级中学足球队取得初中组冠军,武汉十九中足球队取得高中组冠军。考虑到经过疫情防控阶段,小学生直接上场比赛身体“吃不消”,于是将小学组的赛程安排到了今年3月。加上去年底进行的中学组比赛,参赛队伍共达410支。
自2009年开始,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连年举办,总参赛队伍已超过4000支,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切磋球技的平台,为孩子们提供了“实战”机会,也为足球青训输送了优秀“苗子”。
班级有球队 年级有比赛 学校有代表队
校园足球联赛比赛水平逐年提高
“再度启航”第一天,塔子湖足球训练基地里,11块五人制足球场和5块八人制足球场上同时进行比赛。当天就有54支球队上场比拼。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校园足球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武汉市也在探索青少年足球的“体教结合”之路上率先起步,成为全国首批举办校园足球联赛的10座城市之一。第一个赛季,就吸引了来自各区的37支队伍参赛。
十余年来,武汉着力提升校园足球普及水平,校园足球布局学校规模从2014年的近100所,迅速扩大到如今的437所,已达全市中小学总数的50%。在这些学校里,“班级有球队、年级有比赛、学校有代表队”已经成为常态。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也形成了校级、区级、市级的“三级联赛”格局,比赛水平、规模逐年提高,到2020年,参赛队伍共达410支。
随着参赛队的增加,比赛质量不断提升,“新兴力量”陆续涌现。曾经在青少年足球赛场上“名不见经传”的水果湖一初、常青树实验学校等纷纷闯入决赛,向武汉足球传统学校如武汉四中、十二中、新合村小学、堤角小学、万松园路小学、德才小学等球队发起了挑战。
武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表示,这正是赛事主办方希望看到的局面,“我们希望出现优秀的足球苗子,我们更愿意提高足球普及率”。
校园足球联赛尤其“撬动”了新城区校园足球的发展,推动各区各校以赛促训,在比赛中交流经验,不断提升水平。如江夏区从一开始没有球队来参赛,到近几年每年都有二三十支参赛队伍,2019年,江夏一初队还打入了初中组八强。
为了让不同水平的球队都能得到锻炼,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在小学分组中设置了精英组,让高水平球队之间打得过瘾,也让刚接触足球的孩子们踢得尽兴。4天8场比赛的设置,每个小球员都能在球场上得到充分锻炼,在竞技氛围中享受足球乐趣。
“比赛越来越不好打了。”万松园路小学足球教练袁俊笑着说。他带领队伍从第一年开始参加市级校园足球联赛,最早的参赛队伍都来自几个足球“传统强区”,到现在每个区都有学校来参赛,每场比赛也从以往的“悬念不大”“比分悬殊”,到现在经常比分咬得很紧。“这是好现象,说明武汉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上去了,青少年足球不再只是几个强队自娱自乐,而是真正推广开了。”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小学组比赛不排名、不表彰
开赛首日,尽管下着雨,但身着短袖球衣的足球小将毫不畏惧,在场上奋力拼抢。家长陈女士一直站在球场边看比赛,她告诉笔者,孩子是唐家墩小学的队员,看到他们在雨中仍奋力拼搏,非常感动。“足球能给孩子带来快乐,也能磨炼意志力,我会一直支持孩子踢足球。”陈女士说,她希望像这样的高质量的、规范的青少年足球比赛越来越多,让孩子在真实的比赛中提升球技、结识朋友。
“校园足球联赛更重视对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和推广,争夺冠军,并不是目的。”武汉市足协青训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起,小学组的比赛就不设名次、不表彰,仅为参与赛事的学生提供比赛和交流机会,每队可与不同对手进行8至10场比赛。“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样的赛制,更符合推广校园足球的本质和初心。”
赛场上,一场三店中心小学和新合村小学的女足比赛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为鼓励更多女生参与到赛事当中,组委会规定女生不仅可以参与单列的小学女子组赛事,也可与男生共同报名小学甲乙丙组赛事,甚至是精英组的比赛。同时,组委会向所有报名参赛的女生发放了服装等装备。“武汉有女子足球的传统,去年武汉女足夺得女超联赛冠军后,很多女孩的家长对足球运动有了新的认识。”武汉市足协青训部相关负责人说,“近几年,参与到比赛中的女孩人数也不断增多,从第一届校园足球联赛开始,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为女生们设置了女子组比赛,为女生小球员们提供成长平台,今年来了25支女子队,算上参加男女混编比赛的女生,参赛女生近400名。”
除了设置女子组比赛,去年底,武汉市校园足球比赛还开设了“边疆班”比赛,邀请东湖中学、汉铁高中、武汉西藏中学、武汉一中等学校里的西藏、新疆学生组队参赛,通过足球建立友谊,更好地融入武汉这座城市的体育文化生活。
今年的比赛中,将采用网络直播方式进行20场视频直播,实时呈现精彩赛况,让球场之外的更多人关注武汉校园足球,感受足球运动魅力。首轮直播的精英组堤角小学与崇仁第二小学的比赛,吸引了一万余名网友观看。有网友留言:“武汉的校园足球比赛好精彩,不论是技术还是精气神,都让我刮目相看。”还有家长看过直播后说:“爱足球的孩子们有了这么好的切磋平台,越看越觉得中国足球有希望,我都想让孩子去练足球了。”
他从校园足球联赛闯入拜仁青训
武汉足球未来之星在此启航
赛场之内,激战正酣,赛场之外,一群西班牙籍教练正在紧盯赛场。他们是武汉足球青训项目的外籍教练,每年的联赛赛场旁边,都有他们的身影。
武汉的这套足球青训项目于2014年在武汉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的共同支持下启动。青训教练们从一场场比赛中挑选出最有潜质的足球苗子,为他们免费提供最顶尖的技术训练、参赛机会和上升通道。塔子湖球场的17块足球训练场,就是这群足球小将们的训练基地。目前,武汉青训项目已建立了6支市级梯队、4支市级集训队,覆盖了2002年至2011年出生的十个年龄段,辐射了市内的中心城区及偏远城区,规模达700余人。“这些小球员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园足球联赛上被教练发现的。”武汉市足协青训部相关负责人说。
从2009年至今,武汉市校园足球联赛中走出了不少武汉足球的未来之星。如2020年度,刘轶恒进入了U19国青队,林文杰、陈珏进入U16级国少队,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种比赛,他们都是从2013年的校园足球联赛中崭露头角,进入到青训项目。17岁的武汉门将、国少队队员刘邵子洋就从武汉校园足球联赛中走出来,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今年3月,德国拜仁慕尼黑俱乐部发布消息:该俱乐部与武汉三镇足球俱乐部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培养足球人才,刘邵子洋是两家俱乐部共同培养的第一位球员,他已经在拜仁慕尼黑青训基地训练、生活。
“未来,武汉校园足球联赛还将持续‘升级’,例如邀请球星解说赛况,请球星母校师生互动等等,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关注度,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其中。”武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说。
撰文:肖威
![每场比赛也从以往的“悬念不大”“比分悬殊” 每场比赛也从以往的“悬念不大”“比分悬殊”](https://rgoop.com/zb_users/upload/2024/02/202402121707748575634056.jpg)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